药监局重磅新政!细胞治疗药品被“点名”,行业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窗口?

2025-07-07

7月1日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发布了《细胞治疗药品药学变更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原则》),这是继6月10日发布先进治疗药品分类、6月30日医保创新药支持政策之后,监管部门在细胞治疗领域释放的又一重磅政策信号。


图片


如果说前两份政策解决了细胞治疗药品“算不算药”和“能不能报销”的问题,那么此次的《指导原则》则明确了细胞治疗药品在生产和工艺变更过程中的具体标准,为企业提供了一本详细的“升级说明书”。


图片

政策出台背景


近年来,干细胞疗法、CAR-T 细胞疗法、基因编辑药物等 “前沿黑科技” 在医疗领域异军突起:治愈晚期癌症、攻克罕见遗传病…… 一个个曾经的 “医学奇迹” 正在变成现实。我国在这一领域已与国际 “并跑”,多款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或获批上市。


但问题也随之而来:这些疗法究竟属于 “药品” 还是 “技术”?审批标准如何确定?安全性和质量怎么把控?由于缺乏统一的法规界定,企业研发一头雾水,监管部门审批左右为难,患者也对治疗效果心里没底。


此次新政正是为解决这些痛点而来,核心目标有四个:

1、明确“先进治疗药品”的定义和分类,让监管不再模棱两可;

2、实行“分级分类”监管,审批效率再提速;

3、与欧洲EMA、美国FDA的监管标准高度接轨,方便国产创新药“出海”;

4、让救命药更快上市,解决患者燃眉之急。


图片

先进治疗药品分类


图片

新政首次将先进治疗药品(ATMP)划分为三大类,每一类都 “点名” 了热门疗法,堪称行业 “指南针”:

1

细胞治疗药品(CTMPs)

以细胞为 “武器”,通过再生、替代或免疫调节治病。
包含:干细胞、NK 细胞、TIL 细胞,以及大火的 CAR-T、CAR-NK(无论是否经过基因修饰)等。
案例:复星凯特的奕凯达 ®(阿基仑赛注射液)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 CAR-T 细胞治疗产品,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 B 细胞淋巴瘤。临床试验显示,其最佳总缓解率(ORR)达到 79.2%,部分患者实现长期无病生存。

2

基因治疗药品(GTMPs)

靠 DNA、RNA 或病毒载体 “改写基因密码”。
包含:rAAV 载体药物(如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)、mRNA 疫苗、CRISPR 基因编辑药物、溶瘤病毒等。
案例:CRISPR Therapeutics 的 CTX001 是一种 CRISPR 基因编辑疗法,用于治疗输血依赖性 β 地中海贫血和严重镰刀型细胞贫血症。临床试验显示,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不再依赖输血或血管闭塞危象,且随访超过 3 年仍保持稳定缓解。

3

其他先进治疗药品

包含:组织工程药物(如人造皮肤、软骨)、外泌体药物、新型递送系统药品等。
案例:上海药物所甘勇团队开发的胆固醇修饰外泌体,可高效递送 siRNA 至细胞质,显著抑制肿瘤生长,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策略。


特别说明:国际上常把 CAR-T 归为 “基因治疗”,但我国明确将其划入 “细胞治疗”,既尊重技术本质,又体现了监管的灵活性,被业内称为 “科学又务实的决策”。

主类

核心定义

典型代表

细胞治疗药品

体外操作后,靠细胞活性或替代/再生功能发挥作用

干细胞、TIL、未经或经体外基因修饰的CAR-T/NK等

基因治疗药品

借助DNA/RNA/病毒/细菌等载体改变基因序列/表达

rAAV、LNP-mRNA、CRISPR-Cas基因编辑药物、溶瘤病毒

其他类

利用组织工程、新型递送系统、细胞衍生物等创新技术

人工组织/器官、外泌体药物、噬菌体等


图片

多方利好


患者:救命药上市更快、更安全

审批加速:先进疗法的审批路径更清晰,上市速度有望大幅提升。例如,CAR-T 疗法从临床试验到获批上市的周期可能缩短 1-2 年。

质量保障:监管更严格,药品质量和安全性更有保障。例如,CAR-T 治疗需在符合 GMP 标准的洁净车间生产,并经过严格的批次放行检测。

支付扩展:虽然目前 CAR-T 疗法价格较高(约 100 万元 / 针),但已有 4 款产品通过医保形式审查,企业也在探索与商业保险、惠民保合作,降低患者负担。


企业:研发成本降了,方向不再迷茫

路径明确:注册路径明确,研发、试验、审批全流程更顺畅。例如,药明巨诺的倍诺达 ®(瑞基奥仑赛注射液)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成果,被纳入《中国狼疮肾炎诊治指南(2025 版)》,成为国内指南中唯一被引用的 CAR-T 产品。

国际合作:新政接轨国际标准,方便国内药企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。例如,药明巨诺与 2seventy bio 合作开发自身免疫疾病 CAR-T 疗法,加速产品全球布局。


监管:从“一刀切”到“精准管”

分级分类监管:根据风险等级对产品进行分类管理,监管资源更集中。例如,高风险的基因编辑药物需进行长期随访,而低风险的干细胞疗法审批流程更简化。


试点先行:上海浦东新区开展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,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开发,吸引默克等国际企业参与,推动技术创新。


国际合作:国产药“出海”更顺

标准接轨:新政与 FDA、EMA 的监管标准高度一致,方便国产创新药通过国际认证。例如,康希诺的 mRNA 肿瘤疫苗与键凯科技合作,计划年内开展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试验,为全球患者提供新选择。


图片

细分领域


1

CAR-T疗法:从血液肿瘤到实体瘤

血液肿瘤:目前国内已有 6 款 CAR-T 产品获批,主要针对淋巴瘤、白血病等血液肿瘤。例如,复星凯特的奕凯达 ®、药明巨诺的倍诺达 ® 等,疗效显著。


实体瘤突破:企业正探索 CAR-T 在实体瘤(如肝癌、胃癌)中的应用。例如,药明巨诺与 2seventy bio 合作开发的 MAGE-A4 TCR 疗法,针对 MAGE-A4 阳性实体肿瘤,有望填补治疗空白。

2

基因编辑:从罕见病到常见病

罕见病治疗:CRISPR 基因编辑疗法在 β 地中海贫血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罕见病中展现 “治愈” 潜力,长期随访数据显示疗效持久。


常见病拓展:未来可能扩展至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。例如,通过编辑脂肪细胞基因,调节代谢功能,治疗肥胖和糖尿病。

3

外泌体药物:新一代递送平台

靶向治疗:工程化外泌体可跨越血脑屏障,靶向递送药物至脑部肿瘤。例如,中山大学开发的小胶质细胞外泌体,携带免疫检查点抗体和光热剂,显著提高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效果。


无细胞治疗: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用于组织再生和免疫调节,治疗骨关节炎、皮肤损伤等疾病,临床转化加速。

4

组织工程:从实验室到临床

人造器官:3D 打印技术结合干细胞,可制造人造皮肤、软骨等组织。例如,美国 Organovo 公司的 3D 生物打印肝脏组织已进入临床试验。


再生医学:干细胞疗法可修复受损组织,治疗脊髓损伤、心肌梗死等疾病。例如,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试验显示,患者心脏功能显著改善。


图片

结语


随着新政落地和配套政策(如医保准入)的完善,先进治疗药品将从“小众奢侈品”变成“大众可及品”,真正惠及更多患者。从政策支持到技术突破,从企业创新到患者受益,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的黄金时代,已悄然开启!


图片
图片

我 要 参 展

报名参展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!

图片


参 观 预 登 记

参观登记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!

图片


图片

组委会联络处



图片

广州创迈展览策划有限公司

参展咨询:13527666116

邮箱:gzcmzl@163.com


分享